阮巧玲:十年耕耘,致力做结核病的“终结者”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上海教育、医学人事人才办、华山医院发布时间:2024-07-05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推动创科发展的生力军。2023年,市委人才办启动实施“东方英才计划”,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聚焦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需求,聚焦基础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等重点领域,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全市教卫系统遴选推荐200名专家人才入选“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为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强战略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日前,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推出教卫系统“东方英才”优秀事迹,报道了2023年“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华山医院感染科青年医生阮巧玲十年耕耘,致力做结核病的“终结者”的故事。

2023年,贵州毕节的高三学生小李在一次筛查中发现结核感染,经过治疗,小李回归校园。他感激地说:“如果没有及时筛查发现,可能影响高考,也许人生轨迹就不一样了。”为小李做筛查治疗的正是“学校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及预防性治疗项目(TB-YOUTH项目)”,中国足彩在线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研究员、主治医生兼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医学教育部副主任阮巧玲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去年,也是她从事结核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第十个年头。十年耕耘不辍,阮巧玲希望成为一名“终结者”,为终结结核病的流行而努力。

阮巧玲在2023年世界肺部健康大会作报告

阻断潜伏发病,助力终结结核病流行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致命的传染病“杀手”之一,至今仍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华山医院感染科是我国感染学科的重要发源地,如今承担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的使命。阮巧玲师从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学科历史传承和资深前辈的激励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医生。阮巧玲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发表20余项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会议发言。

阮巧玲在华山医院感染科病房

2015年,阮巧玲注册了中国最早的潜伏结核短程预防方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结核高危人群矽肺患者中证实短程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2023年9月,“学校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及预防性治疗项目(TB-YOUTH项目)”在贵州启动,项目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新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估,助力结核病危害消除和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对于不同的结核高危人群,阮巧玲带领团队系统性探索包括耐多药结核密接人群、不孕女性、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移植患者在内结核潜伏感染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全国潜伏结核感染的研究网络,覆盖全国15个省和直辖市。

打造科普“爆款”,提升民众健康意识

终结结核病,既要早发现早治疗,更要加强科普和宣传。阮巧玲就是这样一位“斜杠”科普青年。2015年,她负责创立了“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并担任运营总负责人至今。    

在她看来,“临床是医生治病救人的第一现场,医学科普是医生履行治病救人的另一种方式。”近年来,“华山感染”公众号频出“爆款”,科普推文单篇最高阅读量达1500万。她还出版科普图书10部,将传染病的日常防护知识向公众普及。科学权威又接地气的内容为很多患者带来信心和力量,她和团队因此一起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

2023年,在云南支边期间,阮巧玲开展“医疗+教育”扶贫公益活动,赴当地希望小学进行卫生健康知识科普,联系上海教育出版社为丘北小学公益捐赠图书6.5万余册,覆盖122所小学。今年,阮巧玲获得上海市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科普新锐人物。

阮巧玲在云南支边期间校园义诊和科普

阮巧玲的成长获益于良师的谆谆教诲,她也积极投身教学,培养更多医学人才。阮巧玲将先进教学理念运用于实践,助力传染病学课程改革,2022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传染病学》课程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生线上课程。

世卫组织提出“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下一个十年,阮巧玲和团队将继续向着这一目标进发。

制图: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足彩在线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